單車失竊記
- m104315
- 2016年1月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讀完之後,只感到一種平靜和惆悵。封面的引文描述得很貼切:那是個你無法好好哀悼,無法好好愛的時代。當你走入這一個個支離破碎的世界時,映入眼簾、刺入胸膛那顆鮮紅心臟的,是令人撕心裂肺的悲痛。只是一個旁觀者,就如此無法承受那種鋪天蓋地而來的絕望,何況是親眼瞧見這些場景,親身經歷那一種連一秒都無法忍受卻停留在其中無法自拔,只能沉淪的人?這一篇篇的故事其實很相像,在面對這群被「運命」操控、玩弄的人時,我無法去下妄斷究竟誰對誰錯。拋妻棄子、父子疏離都不正確,但你忍心責怪他們嗎?書裡有一段寫道:「在戰爭中存活是幸運亦是不幸。」在面臨死亡時,人們會追求生存,但是為什麼,在之後卻又如此輕易地令性命被死神帶走?這就是那時代的悲哀吧!當你拚命、苟且偷生、不計任何代價、使盡各種手段想要活下去時,卻發現自己已經失去活著的能力了。在打完仗後,大家以為終於可以安定了,卻不是如此,他們的人生價值不停的被迫改變。巴蘇雅可望脫離「番」的處境而從軍,當無情的戰火燃盡了他一切的熱血後,迎來了國民政府這個厭惡日本的世代。他究竟是誰?這世上有哪裡是他的歸宿?從怵目驚心的戰場上回來又如何?這些士兵的心靈已經受了永無法磨滅的戰爭的烙印,在每個夜深人靜的夜晚,他們又回到了那人間煉獄。也許,他們未曾逃離那場戰爭,所以才會對周遭的一切沒有反應,也無法有反應,因為那些記憶無法被理解,也無法因為理解而獲得救贖。當經歷了一切磨難後,他們已經失去了一般人所擁有的一樣東西,他們無法愛、無法負責、無法前進。他們不是勇士、不是勝利者,而是倖存者。那樣東西是希望、是對未來的憧憬、是信任、是愛與被愛的能力、是努力的動力,是走下去的理由,而它就是──靈魂。他們在幾十年前就死了,永遠留在了戰場,這樣沒有經歷過溫暖的人,又怎麼可能給別人溫暖?又或者所有的愛、在乎、痛苦、不捨、眼淚,也都曾經存在,卻遺留在了那裡,獻給了同伴、敵人,以及命運。他們不會言愛,因為那些重要、親近的人已經不在了,生活在他們身邊的是一群沒有那種經歷的人,不了解也不在乎,把心給他們是不值得的。在他們心中,是有東西可以觸動最柔軟、脆弱,被重重防護的那個角落──阿妹、瑪小姐、少年馴象師……,在最不能言愛的時代,他們努力過了,用盡自己的一切,想守護住這一次,在見過那麼多生離死別後,他們第一次想為自己在乎的奮鬥一次,無關乎「國家」、「忠心」,只是單純想為那簡單的友誼做點什麼,只有在此時此刻,他們是自願的去擔負起重擔,在救不了同伴時,自願擔上愧疚和痛苦,明明痛不欲生,卻想記得這一切。這是個你無法好好哀悼,無法好好愛的時代,戰火無暇等待倒下的人們,你沒有時間哀悼,也無法愛,因為所能得到的一切,只有絕望和痛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