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REALIVATION v.s. IMAGINATON -打開羅浮宮九號

  • 作家相片: m104315
    m104315
  • 2016年2月11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觀展人:一恭4號 王海定

  • 展覽名稱:打開羅浮宮九號 L'OUVRE 9

  • 展覽地點: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

  • 觀展時間:2016/1/3 11:00~13:00

  • 觀展同伴:媽媽

  • 觀展心得:

二樓展區,給我的是一種乾淨、簡潔的感覺。沿著紙張摺疊般設計的動線前行,大衛‧普多姆畫作乍看下是黑白,但仔細看發現在關鍵處或角落有些許色彩。看著他畫中人物與作品之間有趣的互動情景,也不禁讓我懷疑正在看畫的自己是否也身處畫中畫裡;走進恩奇·畢拉的《羅浮宮魅影》,彷彿踏進了一個冰冷、陰森的血紅色房間。我並不喜歡他這種畫人的方式,但我非常欣賞他的創作主題,為羅浮宮作品創造虛構卻真實而淒美的「鬼」故事,以冷色調畫在圖片的幽靈似乎想從眼神透露一些事情,是想哭訴他們的悲慘命運?又或者是有未了的心願?我離開了展區,卻逃離不了作品背後縈繞不散的魅影,彷彿手上浸染了這些鬼魂不甘的血。

到了三樓展區則完全轉換了一種風格。來到尼古拉‧德魁西的冰雪世界,立即為可愛的豬狗混種生物著迷。我很喜歡德魁西的畫風,我不知道有沒有專業的術語來形容,但以我的看法是一點素描加上粉彩或色鉛筆著色,在重要的主題加強線條的描繪,不重要的背景則輕鬆帶過。《衝破冰河記》像是童話故事又像科幻小說,感覺瘋狂卻有科學根據;在昏暗的走廊,是馬克安修‧馬修的《消逝的地窖》。這是我覺得很特別的一個系列,因為他只用了黑白兩色,就可以將人物、場景畫的十分清楚,感覺像是報紙上的連載漫畫。而且即是如此,他的畫面還是豐富、多變的,這一張是不同深淺的灰色構成,下一張又變成對比鮮明、大面積的純黑和純白。他的故事背後的道理也引人省思,究竟「藝術」的意義是什麼呢?


 
 
 

留言


Recent Posts
Archive
bottom of page